【創業現場】 這些經典專案,怎麼翻轉臺灣「群眾募資」?
太白粉路跑、《KANO》紀錄片、割闌尾計畫、鮮乳坊、金萱字型...... 你是從哪個專案開始認識「群眾募資」呢?
隨群募一詞的普及,越來越多人對這個行為產生不同於購買、贊助的詮釋。
知名樂評人馬世芳就曾為林生祥的專輯募資下了這樣的註解:「我們有機會參與一張偉大作品的誕生,讓我們在很多很多年之後,仍然可以驕傲地告訴子孫:這張偉大的唱片,當年也有我的一份功勞。」
四年來, FlyingV 上的經典專案有的衝撞產業結構,有的以罷免立委、抗議房價等社會議題開啟「回饋價值」的不同可能性。一起來看看,這些計畫是如何翻轉臺灣的群眾募資!